中國上海出生、移居澳洲30年的墨爾本市議員劉樂(Philip Le Liu),是其中一名疫情期間遭受種族歧視的亞裔人士,包括上月他把一箱獲捐贈的口罩搬入市政廳時,遭人喝罵。劉樂表示,當時一名女子對他說:「你從誰人身上偷來的?對了,偷來再把它們送回中國。」他說該批口罩是中國商人捐來請他分贈給有需要的人。
Anastasia Tarasova with Melbourne City Councillor Philip Le Liu at the Slavic Pancake Festival in Melbourne Source: Photo credit: Kima Guseva
劉樂又說,在疫情之初他會戴口罩外出,「但我後來沒這樣做了,因為當我這樣做時似乎是觸發了別人。」
READ MORE
墨爾本再有亞裔女子遭辱罵!
此外,包括Asian Australian Alliance和Being Asian Australian等亞裔人士支援團體,以及華裔作家周文愛(Erin Chew)等人,均曾受到種族攻擊。
團體設種族歧視舉報平台
他們設立了一個網上系統,供用戶舉報歧視事件,在疫情期間已錄得超過300宗報告,約三份一涉及肢體襲擊。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一名舉報者表示:「有一日我年老的母親在路上行走,被一名白人阻擋去路。他開始向她呼喝仇恨和種族言論(我母親的英文不太好),又將病毒歸究於她。我母親告訴我,她很害怕,因為他在一段時間裡不讓她離開,直至有途人介入。」
READ MORE
墨爾本華人家庭連續兩天遭惡意破壞
另一名舉報者說,他多次在巴士上被叫「回去中國」或「回去你的地方,你把病毒帶來這裡」。
還有一名舉報者稱,一名年長女子罵華人是「吃蝙蝠的骯髒禽獸」。
智庫組織Per Capita的趙姓(Osmond Chiu)研究員正整理上述調查的個人資料。他表示,多數種族辱罵事件發生在公眾場合,而干犯者通常是陌生人。
三成個案涉肢體恐嚇
三成個案涉及肢體恐嚇,包括吐口水、咳嗽、推撞和絆倒。
趙認為,這輪的「歧視潮」發生的部份原因,是近年社會上對外國勢力和中國角色的辯論,還有澳洲白人害怕被華人帶回19世紀和淘金潮般的世界。他希望政府採取更認真正視問題,並需要發起有關種族歧視的公眾教育運動。他又說,傳媒應負責任地報道,社交媒體亦要提醒發佈錯誤資訊的人。
Gold mining operations on the Mount Alexander Goldfield near Port Phillip, circa 1855. (Photo by Rischgitz/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Source: Hulton Archive
墨爾本華裔市議員亦認為,維州政府應該提高干犯仇恨罪行的罰款。
華裔作家表示,有華人背景的人在文化上通常不願報官。
報警被視為惹麻煩,這可以是頗為不好的經驗。在很多亞洲文化中,我們傾向把這些事私了。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