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定居指南】認識本地LGBTIQ權益

雖然澳洲在2017年12月已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但LGBTI支持者仍繼續提倡爭取更廣泛的權益。

LGBTIQ Rights

LGBTI activists continue to advocate for wider rights despite the legalisa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in December 2017. Source: Getty Images/LumiNola

根據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項調查,澳洲是全球最包容的國家之一,每10名澳洲人中,有近8人認為社會應該接受同性戀。

LGBTI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雙性人的統稱。但(Equality Australia)的法律總監Ghassan Kassisieh解釋,有些文化沒有形容另類性別取向或其他性別的特定統稱。
「我們談論浪漫和性吸引力時,是意指其性別。然而,出生性別不一定與其內在性別一致。」
LGBTIQ Rights
LGBTI is a collective term referring to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or intersex people. Source: Getty Images/Gerardo Barreto/EyeEm

澳洲的LGBTIQ權益史

在英國帝國法律的影響下,在澳洲同性戀曾屬於刑事犯罪。

直至1924年前,在新州男男性行為可被判終身監禁。而在維州,直至1949年前,同性戀行為可被處死刑。

雖然自1975年南澳修訂有關法例後,其他州份陸續將同性戀列為合法化,但塔州須等到1997年才成為最後一個通過的州份。
LGBTIQ Rights
Stop Homophobia sign Source: Getty Images/Jason Taellious

性取向轉化療法

人權法律中心、Le Trobe大學、及維州男女同性戀健康機構、和La Trobe大學在估計,澳洲多達10%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變性人仍需接受性取向轉化治療。

對於許多人,包括曾用盡辦法試圖改變性取向的前牧師阿法瑪薩加(Andre Afamasaga)來說,這是一次痛苦的經歷。
「只是一種打破男同性戀的意識形態,強調你出了問題,同性戀是你的錯,你是壞人,上帝需要修理你。」
雖然在愉快的基督教家庭下長大,但阿法瑪薩加一直對成為男同性戀者帶著恥辱和內疚。

全國LGBTI健康聯盟的統計數字顯示, 年介16至27歲的LGBTI年輕人的自殺傾向較其他年齡的人高出五倍。

至於阿法瑪薩加,雖然他有深厚信仰和曾任牧師,但因為他的性取向與宗教觀無法兼容,他曾一度想過放棄生命。
「當踏入40歲,我開始意識到同性戀和信仰不會改變到我的看法。我只是感到孤獨,一生的孤獨,所以自殺的念頭愈來愈強。」
這種感覺最終令阿法瑪薩加出櫃,面對自己的真實身份。
LGBTIQ Rights
Same-sex couple getting married. Source: Getty Images/Maskot

騷擾與歧視

澳洲人權委員會在2014年發表的顯示,每10名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變性人中,就有6人曾遭言語欺凌,及有2人曾遭肢體欺凌。而跨性別男性的比例更高 ,其次是跨性別女性。

為確保澳洲人獲足以夠社會及衛生服務,澳洲公平機構爭取將性取向、性別認同和性別特徵等問題納入人口普查。

澳洲GLBTIQ多元文化委員會(AGMC)主席兼神經心理學家Judy Tang博士表示,社會對酷兒存在根深柢固的偏見,令本身已受種族歧視的人面對更多挑戰。

LGBTIQ的現今權利

在2008年,陸克文(Kevin Rudd)政府透過聯邦法例消除對同性戀者的歧視,如退休金計劃、社會保障、工人補償、稅收、移民、公民身份、長者護理和衛生服務等。

Ghassan Kassisieh表示,80年代的改革,是促成今日澳洲法律承認同性關係的重要先驅者,給予他們與夫婦同等的權利,如收養孩子、醫院探望伴侶,以及為伴侶葬禮決策和繼承財產的權利等等。

自2017年12月以來,全國郵政調查顯示有61.6%人口支持婚姻平等,支持同性伴侶在澳洲合法結婚。2018年4月起,所有澳洲州份及領地的同性伴侶,獲准共同領養孩子。

澳洲作家Maria Pallotta-Chiarolli表示,對一些移民家庭來說,同性伴侶能夠領養子女是一件「改變遊戲規則」的事。
「只要步入婚姻和有了孩子,長輩便會覺得無論如何,都必須照顧下一代孩子,讓許多家庭再次團聚一起。」
但澳洲公平機構認為,要令每名澳洲人享有同等權利,仍需進行更多廣泛社會改革。

如果你感到掙扎及需要傾訴,請致電Lifeline生命熱線13 11 14、防止自殺服務熱線1300 659 467、熱線1800 737 732、及兒童求助熱線1800 55 1800。欲知更多資訊請瀏覽網站。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7 February 2020 11:24am
Updated 2 March 2020 1:07am
By Amy Chien-Yu Wang
Presented by Margarita Vasileva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