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本周將新冠變種病毒JN.1分類為「需要關注」,並表示目前的證據顯示該株對公共衛生的風險較低。世衛指,目前的疫苗和測試足以檢測和防止該毒株的傳播。
至少有兩名專家告訴路透社,雖然該毒株可以逃避免疫系統,並且比其他目前流行的變種病毒更容易傳播,但尚未顯示出更嚴重的疾病跡象。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學者Andrew Pekosz表示,儘管可能會有更多感染這一變種毒株的病例,但JN.1並不構成更大的風險。
在此之前,JN.1的母系BA.2.86被歸類需要關注的變種病毒,但世衛組織現在將其列為一個獨立的「需要關注」的毒株。
世衛表示,目前的疫苗能夠繼續對抗JN.1和其它流行的新冠變種病毒,有效防止嚴重疾病和死亡。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JN.1首次於今年9月在美國被檢測到,截至12月8日,JN.1在美國的新冠個案中佔了約15%到29%。
蒙納殊大學流行病模型單位主任James Trauer副教授表示,新冠病毒正在澳洲社區傳播,導致感染激增。「即使病毒今年不會搞砸聖誕節,疫苗仍然是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的最重要的防線。」
目前,新冠病毒是一種共存性病毒,這意味著它或無法被消除並且會持續傳播。
他表示,新冠病例的激增通常是由新病毒株引起的,這意味著「比以往更難預測」這些波峰何時會達到。
由於缺乏數據,專業人士對社區傳播的看法更加模糊。儘管研究人員仍可使用醫院入院人數和廢水監測來衡量疫情,但隨著測試數量的顯著下降,每日病例數無法清楚展現病毒的傳播。
英國的新冠感染病例也在上升,截至12月9日的數據顯示,英格蘭的病例較上周增加了39%。
JN.1與BA.2.86密切相關,後者是Omicron變種病毒的同類,首次出現在7月前後。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說法,這兩種變種病毒幾乎相同,除了它們的尖刺蛋白有一個單一的差異,即病毒的部分,使其能夠侵入人類細胞。
中心表示,JN.1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感染,這表明它要麼更容易傳播,要麼比以前的毒株更擅長越過逃脫身體的免疫防線。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引起比其他病毒株更嚴重的疾病。
感染JN.1引發的症狀可能與先前的變種病毒相同,包括喉嚨痛或發癢、疲勞、頭痛、鼻塞、咳嗽和發燒。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