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美1934年在中國南京出生,3歲舉家移民澳洲。27歲開始在Royal Alexandra Hospital for Children兒童醫院(即現在的Westmead兒童醫院)擔任兒科醫生,1979年至1997年任醫院的行政總裁,亦曾任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校董會主席。
他先後獲澳洲政府頒授勳位獎章(OAM)和同伴勳章(AC),1996年更成為年度傑出澳洲人獎(Australian of the Year)。
余森美獲頒1996年度澳洲人獎後到訪達爾文,與後來成為華人市長的Katrina Fong Lim合影。 Source: Legislative Assembly NT
「移民應把澳洲放在首位」
余森美的父親是中華民國政府高官,母親是澳洲土生華人。當年一家人從南京逃往雪梨,皆因日本侵華。
他稱自己為「戰爭難民」,像現在的烏克蘭人。然而,與一些華人所回憶的不同,他慶幸自己即使經歷過「白澳政策」的時期,也未曾因華人身份而受到歧視。他把成功歸因於澳洲的免費教育,令他有機會進入熱愛的醫學領域,繼而回饋社會。
余森美說,澳洲醫學界更注重能力,「因為他們需要我多過我需要他們!」做了八十多年的「第一代移民」,余森美認為,移民要成功和獲得認同,最重要是對移民國保持首要的責任感和忠誠,要做到這一點「並非不能對其他國家有強烈感情」,而很必要的一種做法是帶家人一同到新的國家,「如華人往往會把父母接過來」。
Lord Mayor Clover Moore and John Yu, Chair of the Museum Board, announced the official open of MOCA. Source: Facebook
他又建議,移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並臻完善,關心本地社區,參與公共公益事務,「例如慈善......藝術館和其他類似活動」 。
他提及,華人及亞洲移民更重視下一代的教育,也在很多專業領域工作,這些都有助融入本地社區。
種族歧視問題「在改善」
對於社會上不時出現華人受歧視的消息,余森美相信,這些只屬個別事件,而歧視源於社會上「較弱勢的澳洲人」會對移民勤奮工作所獲得的待遇感到妒忌,但這種情緒並非僅針對移民,是對所有成功的澳洲人。
他以自身為例子,指澳洲社會在過去半世紀已廣泛接受了不同種族的移民。
我上學時,700名男生中,包括我在內只有兩名華裔學生。後來我回去演講,發現半數學生都是華裔或越南裔。
余森美坦言,可能有人因為自己的子女因此無法進入精英中學,如他的母校堡壘街中學,而對這種變化感到不舒服,但好在教育系統進步,讓非精英中學的學生也能入讀大學。
他說,目前澳洲人口中的120萬人有中國血統,很多澳洲人都有華裔或亞裔朋友,平時也會享用中國菜、亞洲菜。他亦預見,未來10至20年很多家庭都會有至少一位亞洲血統的成員。
這些因素都令澳洲社會「更接受看起來不同的人」,令種族歧視問題「有所改善」。
不過,有調查指近兩年的疫情令歧視加劇,例如2020年有調查指澳洲反亞裔種族歧視情況嚴重,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去年的報告亦顯示超過三份一受訪者在疫情期間曾經受種族歧視。
余森美相信,疫情初期的歧視現象,很大程度是受政客影響,比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中國的指責,但隨著人們對新冠病毒有更多了解,歧視現象「非常迅速地消失」。
華人參政「需要時間和支持」
聯邦大選將於5月21日舉行,被問及政壇是否反映少數族裔社會地位的一個舞台,余森美認為算是,因參政說明華人與他人無異、有同樣能力,但參政看的是「你是誰、你做了甚麼」,而不是種族。
他說,與印度等其他族裔相比,華人代議士確實數量較少。「近年州和地方政府有更多華人參與,特別是在維州和南澳。華人已越來越意識到這問題,開始步入政壇。」
他認為,華人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無需刻意擺脫華人身份。
把澳洲放在第一位,也無損你作為華人的自豪感。
縱觀過去數十年,余森美認為華人參政的情況在變好。在李逸仙(Jason Yat-Sen Li)代表工黨贏得補選後,「新州議會已有三人是華裔背景,分別在自由黨、工黨和綠黨。」
「這是好的開始。我希望見到更多,我也預見會有更多......但這需要時間和支持。」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