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膠產品 商戶和市民有何影響?

11月1日開始,新州政府推行更嚴厲的塑膠產品禁令,餐飲、零售商舖和市民可能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South Australia phasing out the legislated single-use plastic tableware by 1 March 2021

塑膠餐具遭全面「封殺」,禁止派發和售賣。 Source: Getty / Getty Images

新州政府在今年6月開始推行「走塑行動」,禁止所有機構和企業派發和使用一次性塑膠袋。而11月開始,當局推行新一輪的一次性塑膠產品禁令。

新州環保署(EPA)的公共關係主任連萃琪(Suki)向SBS廣東話介紹,這次禁令將囊括更多常見的塑膠產品,它們將被禁止派發甚至出售。

這些產品包括一次性的塑膠餐具,如飲管、攪拌棒、筷子、碗碟、刀叉、棉籤,以及發泡膠的食物容器如一次性飯盒,還有含塑膠微粒的護理用品如洗面奶、沖涼液、洗頭水、護髮素、染髮劑、面膜等。

她提醒,所謂「可降解的塑膠」也在此次禁令範圍。
因為它們在大自然其實無法被分解,只會由一個大膠袋化為一些微粒,「可降解」的說法其實不正確,只是以前的研究不足。
不過也有一些塑膠產品獲得豁免,包括餐廳所用的夾子、「大食會」用來盛食物的大盤子、發泡膠以外的外賣杯和外賣盒,還有產品本身附有的餐具,如飲品附送的飲管、杯麵的包裝、肉類和水果的包裝等。

「不過新州政府也在積極尋找這些代替品,到2024年會再次審視禁令,看看是否有可持續性的物品來代替上述豁免的產品。」
這些措施對商戶和顧客會有何實質影響?華人餐廳東主Yoki向SBS廣東話表示,這取決於商舖平時的習慣,「對我影響不大,因為我們用普通餐具......但有些餐廳比較麻煩,因為人手短缺他們想節省洗碗的人,就用一次性碗碟,結果影響最大。」

她表示,最大的變化是,無論外賣抑或堂食轉外賣,餐廳都不能提供塑膠的餐具和飲管,「嚴厲到不能在餐廳內見到」,但發泡膠以外的外賣盒和外賣杯仍然允許。

她相信新政不會帶來太多不便,一方面,現時半數以上的外賣客人都已主動不索取餐具,這相信與澳洲人較易接受環保理念有關;另一方面,作為亞洲餐廳,木製的一次性筷子仍可提供。

而Yoki本人很支持「禁膠令」,不僅是成本考慮,也對浪費感到心痛。「(一次性)餐具其實是很大的浪費,它只提供了很短時間的服務,而且有很方便的代替品。比如你買回辦公室吃,我相信在辦公室放一套餐具也不難。」
大部份使用(一次性餐具)只是為了方便,不是必然的需要。
除了餐廳,零售商也受到影響,包括要把倉庫的部份塑膠產品清貨出售。不過,連萃琪強調,法例主要針對餐飲零售業和社會團體活動,而個人使用不會禁止。她舉例,自己在家用膠餐具,或者醫療需要棉籤而無替代品,都不受法例限制。

她表示,法例沒有豁免期,但如有商戶違例,環保部門執法時會以教育為目的,考慮到個別情況和原因才決定罰款。她指當局不會「放蛇」執法,公眾在這方面不必擔心。

新例下,罰款介乎5,500元至55,000元,而塑膠產品的製造商、批發商、供應商和分銷商責任更重,將受雙倍處罰。她表示,新措施下預計未來20年可減少27億件垃圾,而6月膠袋禁令實施後,雪梨港出現的塑膠垃圾已大大減少。
新州政府從今年9月21日開始,已透過廣播、印刷媒體、社交媒體、戶外和網上媒體傳達塑膠禁令,並聘請全國零售業協會(NRA)為逾40,000家企業和社區組織進行宣傳教育。

當局發佈了名為「Stop it and Swap It」的廣告,展示了海洋中的塑膠污染和一隻烏龜吞食膠袋的令人難過的影片和圖片。

新州環境部長格里芬(James Griffin)表示,這些廣告提醒大家,塑膠禁令對環境之關重要。「預計到2050年,我們海洋中塑膠的數量將超過魚的數量。這是可怕的預測,也呼籲採取行動,確保我們的野生動物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作為消費者,我們都必須改變我們的行為。
新州的海面和河流中,大約95%的垃圾來自街上,當中膠袋和一次性塑膠產品佔了六成。

當局建議商戶和機構,可以用木製或竹製的一次性產品作為替代品。不過,Yoki就表示,這類餐具除筷子以外,目前造價都較高且質素不佳,會等市面出現合適產品才考慮,而紙飲管容易泡爛,這也是較大的問題。

至於6月起已禁止的膠袋,她指紙袋是很好的代替品,而且膠袋允許收費派發,這方面則問題不大。

任何市民、商戶和機構對塑膠禁令有疑問都可致電1800 844 946,也可瀏覽當局了解更多資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8 October 2022 2:11pm
By Koma Cheng, Ivan Leung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