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Hello Kitty 將於 11 月 1 日慶祝牠的 50 周年紀念。
- 這位日本流行文化的標誌性角色在全球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粉絲。
- 一位人類學家表示,它已成為日本「卡哇伊」(可愛)文化和軟實力的象徵。
Victoria Kyriakopoulos 九歲時,Hello Kitty 進入了她的生活。
現在,24 年過去了,她自豪地自己的珍藏不斷加涊新成員,包括數以千計的公仔、衣物和其他商品。
她向 SBS 日語組表示:「我盡量不去計算(收藏的價值),但可能已經夠支付一個房屋的首期了。」
Victoria 的Hello Kitty 紀念品有數千件。 Credit: SBS
這個品牌的淨值估計超過 1200 億元。
Hello Kitty 最初針對日本的少女市場,但如今已成為風靡各年齡層粉絲心目中的象徵,代表著日本的可愛(kawaii)文化。
Kyriakopoulos 在阿德雷德出生,但她第一次遇到 Hello Kitty 是在她母親的家鄉菲律賓,並被即時迷住了。
她說:「所有東西都很可愛,所有東西都是粉紅色的。」
她最初以為自己只為會在一個階段被吸引,但 Hello Kitty 對她的吸引力,至到好成年仍未減少。
她說:「令我真正興奮的是到海外尋找 Hello Kitty 的產品。我喜歡找到一些在澳洲通常找不到的產品。」
由散紙包開始
Hello Kitty 最初於 1974 年出現在一個零錢包上。
自從由散紙包開始欲來,Hello Kitty 漸漸出現在所有你能想像到的商品上,從文具、服飾到零食和電子產品。
於 1974 年,Hello Kitty 首次出現在散紙包上。 Credit: SBS
居住在墨爾本的旅遊作家 Victoria 說「你永遠無法買齊所有Hello Kitty的收藏品,因為她無處不在。這正是讓我興奮的地方。」
她現在正為11月1日,Hello Kitty 的五十歲生日。
她將飛往日本,參加在Sanrio Puroland舉行的官方生日慶祝活動,這是一座專門為Hello Kitty和其他三麗鷗角色而設的主題樂園。
她說:「Hello Kitty能夠維持50年,真是不可思議。」
「無界限的吸引力」
住在雪梨、曾為三麗鷗工作的前動畫師Burnfield則將Hello Kitty的成功歸功於她設計的「純真和簡單」。
前三麗鷗員工Naoko Madokoro與她設計的Hello Kitty產品(左)和前三麗鷗動畫師Nobuko Burnfield(右)。 Credit: Naoko Madokoro/Nobuko Burnfield
住在日本的另一位前三麗鷗員工Naoko Madokoro補充指,由於Hello Kitty的設計沒有嘴巴,更容易與她產生共鳴。
她說:「當我們感到快樂時,Kitty和我們一起分享喜悅;當我們悲傷時,她安慰我們。她總是在那裡,陪伴著我們似的。」
Hello Kitty 在多年間不斷改變。 Credit: PR Times/Sanrio
「酷日本」的象徵
夏威夷大學的人類學教授Christine Yano博士是,也是《粉紅全球化:Hello Kitty的跨太平洋之旅》一書的作者。
她表示,多年來Hello Kitty在媒體上的曝光度之高令她「驚訝不已」。
「這已超越了三麗鷗的創造……不論是稱之為懷舊情懷,還是日本的軟實力,我都感到驚訝和意外。」
根據Yano所述,Hello Kitty的出現正值「少女文化」作為消費現象興起之時。
她說:「(這是)一個三麗鷗所開發並利用的世界。」
Christine Yano博士是《粉紅全球化:Hello Kitty的跨太平洋之旅》一書的作者。 Credit: Dr Christine Yano
她舉例提到,三麗鷗的一眾角色在2008年被任命為台灣和韓國的「旅遊大使」。
她說:「這個50周年慶典意義重大,不僅是因為這個產品的持久性,還因為這個產品對民眾的影響。」
在動盪和不確定的時期,「它滿足了某些需求,即使在50年後也仍然如此。」
「這些需求(隨著年歲)已經改變,但似乎總是有一個空間來容納像Hello Kitty這樣的角色。隨著公眾的演變,Hello Kitty也在不斷演變,日本和三麗鷗也在不斷演變。」
對於 Victoria 來說,這次紀念活動是一個「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文章由 SBS 日本組撰鴣。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