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專家拆解】受惠於英美通脹下跌 儲銀加息壓力開始遞減

美國和英國的通脹率出乎意料下跌,這對於入不敷出的澳洲家庭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

A sign above an office door that reads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儲備銀行表示:「供應鏈壓力和原材料價格正有所紓緩。」 Credit: AP

自從儲備銀行兩周前宣佈加息後,海外經濟環境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一個在美國,另一個在英國。

如果不清楚為何國外經濟環境會影響澳洲利率,而這些利率的設定旨在控制全澳洲的通脹,請繼續閱讀。

美國和英國通脹接近零

澳元匯率開始浮動到下個月已經40年,期間我們沒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

上周二(11月14日)美國傳出通脹率大幅下降的消息。如果將價格上漲和下跌加起來,美國10月份的整體價格根本沒有變化。沒錯,通脹率為零。

雖然一個月內的零變動並不意味著全年通脹率都是零,但它有助於降低年度通脹率。美國年度通脹率從截至9月的 3.7% 降至截至10月的 3.2%。

第二天我們從英國得到了類似的消息。

整體而言,英國10月份的物價幾乎沒有增長,僅上漲了 0.1%。英國月度通脹急劇停滯,導致年通脹率從截至9月的 6.7% 降至截至10 月的 4.6%。
在美國和英國,有傳言說最快明年停止加息,而且很可能需要減息。

我們還不知道澳洲10月份的通脹率如何,統計局將於下周告訴我們。

但我們看到一個初步指標。

追蹤統計局量度數據標準的墨爾本研究所(Melbourne Institute Inflation Gauge)的通脹指標,在10月下降了 0.1%。如果統計局的結論相同,10月的整體物價幾乎沒有變動(或下降),即澳洲的年通脹率將會從截至9月的5.6%,下降到截至10 月的約5.2 %。

通脹全面回落

在世界各地,通脹下降的原因大致相同:在沙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試圖在年中限制供應之後,石油價格正在回落,而且短缺造成的價格壓力正在紓緩。

正如澳洲儲銀在 11 月董事會會議記錄中承認,雖然是次會議決定加息,但「供應鏈壓力和原材料價格正有所紓緩」。

這離儲銀對通脹的情況感到放鬆還有很遠。

在周二(11月21日)公布的會議記錄和演辭中,儲銀行長布洛克(Michele Bullock)表示,她擔心的是遠超預期的需求壓力。澳洲人仍然熱衷於消費。

她引起大眾注意越來越多企業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但海外剛發生的事情將會有幫助。原因如下。

澳洲人購買力急劇增加

上周二美國低通脹率的消息一出,美元匯價就下跌。

當美國利率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且利率下降的可能性更大時,投資者對美元的熱情就變得不那麼強烈。

美元兌澳元匯價下跌2%。從澳洲人的角度來看,一澳元的購買力從63.7美仙躍升至64.9美仙,此後又躍升至65.8美仙。

只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使用澳元能比以前買到更多的東西。
People are shopping in the shopping centre
澳洲人將能以更少的澳元來購買最終以美元結算的商品和服務。 Credit: Diego Fedele/Getty Images
澳洲人將能以更少的澳元購買最終用美元結算的商品和服務。美國利率前景的改變將使澳洲的物價維持在較低水平。

這樣,美國決定不加息或者甚至減息,都會令澳洲儲銀更容易決定利率不上調甚至下降。

澳元上升意味通脹下降

澳元上升的影響不大。澳洲儲銀認為,澳元價值變化10%,澳洲通脹率就會上升0.4個百分點。

但這比事情朝相反方向發展好,而這正是至今所發生的事情。

一年多來,每當美國利率攀升時,澳洲儲銀就面臨加息壓力,以阻止澳幣貶值和物價攀升。

現在他們不再面臨這個壓力。在上周傳出美國和英國的消息後,澳洲金融市場開始消化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接近零,而明年減息的可能性相當大。

這是不可能肯定儲銀將對利率採取甚麼行動。這很大程度取決於通脹的實際情況。

但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儲銀終於首次感受到來自海外的順風,而不是逆風。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儲銀首次不會因為海外利率上升,而感到被逼提高本地利率。

馬丁 (Peter Martin) 是網上學術媒體The Conversation的經濟版編輯,也是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的客座研究員。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23 November 2023 2:19pm
By Peter Martin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