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由於缺乏寄養家庭,尤其具特定文化背景的照顧者不足,澳洲目前有約46,000名兒童被安置在家庭以外撫養(Out of home care)。

Family and kids

Source: Pexels/Kampus Production

孩童入住寄養家庭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家庭暴力、疏忽照顧或虐待。

Monica(化名)及其丈夫有三名寄養孩童,均來自同一生母,分別五歲、三歲半和一歲。

透過一間經紀申請成為寄養父母後,他們獲批領養最多三名年介0至10歲的孩童。


要點:

  • 如何成為寄養父母?
  • 澳洲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寄養,由長期至臨時照顧不等
  • 第一步是接洽所在州或領地的寄養機構

Monica表示:「原本以為會收養年紀較大的孩子,但最後配對到一名小男孩,當時他只有7個月大。」

她指他們夫妻倆採取大多數其他家庭的做法,每次只寄養一名孩童。

「他的妹妹在大約10個月後出生,機構問我們有沒有興趣一併收養她。

如是者兩年半後,他們再收養第三胎的妹妹。
mum and child
Source: Pexels/Karolina Grabowska
卡特(Renee Charter)是領養機構Adopt Change的行政總裁。她表示,澳洲缺乏寄養父母。
「在澳洲,有大約46,000名兒童被安置在家庭以外的撫養服務。」
卡特解釋說,家庭以外撫養服務(Out of home care)是一項政府護理服務,專門為離開原生父母的兒童而設,由政府安排配對寄養家庭或親屬照料。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家庭,便會入住臨時住所。

她表示,澳洲確實需要來自特定文化背景的寄養家庭。

休斯(Alana Hughes)是Benevolent Society的家庭以外撫養計劃Fostering Young Lives的負責人,在大雪梨地區提供寄養服務。

她表示:「有時候,我們有多達200名孩童等候配對,但只有約150至160個寄養家庭能夠提供服務。」

為什麼孩童需要寄養服務?

孩童被寄養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括:

  • 擔心兒童與父母同住有危險;
  • 有家庭暴力;
  • 或疏忽照顧或虐待。
休斯續說:「此外也有很多原因入住寄養家庭,包括遭遇家人突然離世的慘劇,導致無人照料孩童。」

她並指,大多數這些孩童曾遭受各種創傷,而擁有一個穩定、安全和有教養的家庭是讓他們康復的關鍵。
「這些兒童經歷了我們無法理解的挑戰。」

Image

寄養家庭的種類

人們可以申請成為不同類型的寄養父母。

休斯表示:「寄養家庭分成許多種類,由短期的緊急照顧者、長期照顧者、等候領養或監護孩童期間的照顧者,也有臨時照顧者等等。因此,可以因應自己的能力提供照料服務,一個周末、一個月或兩個禮拜也可以。」

成為寄養父母的資格

根據社區及司法部(Department of Communities and Justice)網頁顯示,有意成為寄養者的申請人必須:

  • 年逾25歲;
  • 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
  • 身體狀況良好;
  • 沒有不當犯罪紀錄。
如果符合以上標準並通過首輪面試,他們還需要進行一次評估測試,是否適合成為寄養父母。
Mother and boy sunset
Source: Pixabay/Pexels

與原生家庭保持聯繫

在大多數情況下,寄養父母應該與孩子的原生家庭保持聯繫。

寄養母親Monica表示:「除非有重大安全風險,否則原生家庭的參與是不可劃缺的,對孩子而言,認識自己來自哪裡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她每一年也會透過機構寄養孩童的原生家庭聯繫幾次。

她說:「我們會發照片,並按照孩童的健康和成長寫報告。我們亦會每年參與家庭會議,正式向原生家庭匯報孩童的情況。」
Father and daughter
Source: Pexels/Josh Willink

「這是一次有意義的經歷」

Benevolent Society的休斯表示,成為寄養父母的目前不僅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家。

她說:「我們必須以理解創傷的方式來養育這些孩子,提供治療式的家庭教育,幫助他們從遭遇的創傷中康復起來。」

Adopt Change的卡特稱,照顧者可以通過接受培訓和支援,來學習治療式家庭教育、和認識幫助孩童走出創傷的最有效方法。

「這絕對是一次有意義的經歷,因為你會認識這些孩童、見證他們成長、找緊機會和發掘生命的潛能。」

你願意打開心扉和自己的家門嗎?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 June 2022 4:56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6pm
By Jojo Lee, Chiara Pazzan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