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選成外國造謠溫床 民主制度此時最脆弱

傳媒研究機構Judith Neilson Institute、智庫組織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和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的FactLab將在聯邦大選期間,幫助傳媒聯合打擊假新聞。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the possibility of seeking the facts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its potential to spread disinformation.

Do journalists have the resources to check claims made by parties in social media at election time? Source: Automotive Social Media Marketing/ Creative Commons

加拿大華裔趙錦榮(Kenny Chiu)敗選、澳洲政府推出反外國干預法、美國2021年國會騷亂——這三件事有何共通點?專家指,它們都顯示出社交媒體上假消息的威力。

上述三個機構共同發起「打格行動」(Mosaic Project),為網上流傳的謠言提供免費喝公開的來源和查證。

智庫ISD的研究員克萊格(Joire Craig)表示,民主制度在選舉期間特別脆弱。「假消息是崛起中的挑戰,它可以激化網絡社區,而新冠疫情令網絡社區更為活躍。」

她曾負責調查在美國國會騷亂事件,網民如何聚集、反對防疫措施等,並轉化為暴力事件。
在去年的加拿大聯邦大選,謀求連任議員的趙錦榮,在提出效仿澳洲設立反外國干預法後,成為中文社交媒體上假消息的受害人。

其選區有半數選民使用廣東話或普通話。而在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匿名消息稱趙為「反華」政客,將其提議扭曲為針對加拿大華人。他最終落選,其所在的保守黨認為,假消息左右了選舉結果。

克萊格表示,澳洲也有類似的謠言活動:「選舉是外國嘗試散播謠言的平台。它們通常會誇大現有局勢,火上加油。」

三個機構的團隊共20人,會每日關注網上訊息,並使用專業軟件,對開始流傳的假消息進行闢謠、引導到正確資訊,甚至發表研究報告。
這種即時的查核服務,將能保護澳洲選舉的廉潔性,但也有其他一些方面需要留意。

澳洲國立大學(ANU)的新聞媒體研究中心教授Sora Park表示,提高民眾的媒體素養才能從根本上打擊假消息。「提高大眾的媒體素養,讓他們學會如何分辨假消息,知道哪些來源可信。」

發現,澳洲人的媒體素養不足。77%的受訪者不熟悉「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一詞,61%對自己分別假消息的能力不自信。「這數據提出警號。」

「這證明即時打擊假消息的工具很重要,同時我們也需要解決大眾媒體素養、或至少要有媒體素養概念的深層次問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6 April 2022 2:08pm
Updated 16 April 2022 2:11pm
By Henry Zwartz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