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墨爾本的20多歲女子Semonti,還是青少年時第一次尋求精神健康援助,當時向她學校裡的輔導員求助。
她向本台說,她對學習和未來的期望,造成了她的壓力,「我當時很孤獨,在澳洲和孟加拉印度教的教育環境之間,承受著文化衝突。」
不過,當她後來見一名心理學家時,該專家與她的文化背景不同,她覺得對方不明白她和她的處境,「可能是因為我們之間的文化屏障。如果有個像是南亞背景、印度教信徒可以幫我整理我的問題,便會更好。」
上周六(10月3日)面世的HeartChat網站,就是希望達到這個目的。它為澳洲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精神健康求助者和專家做配對。該網站旨在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列明輔導員和心理學家會說的語言、他們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以及約見的時間和收費,還有可不可以做電話遙距諮詢。
هارتچت حاوی معلوماتی چون زبان و باورهای مذهبی متخصصان نیز میباشد. Source: HeartChat.com.au
它的創辦人是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唐醫生(音譯,Judy Tang),她也是維州多元文化委員會的委員。這個項目受到委員會的資助。
她以普通話表示,當初是遇到一名亞裔背景的客戶,才啟發她爭取資源創辦這項服務。
唐醫生說:「曾經有客人告訴我:『找到像你的人對我來說很困難——一個可以說我的語言或明白我文化的人。為了今次預約,我花了好幾年時間。』」
「我只是想令(精神健康支援)更易讓我們的社區使用。」
適當的文化支援
有時候,毋須向對方解釋宗教習俗、文化差異、政治或性取向,是可以很重要的,甚至是能救人一命。
唐醫生分享了一個故事:一名心理學家鼓勵其亞裔客戶要積極改變生命時說:「你做自己吧。」那人回答:「由於我來自亞裔背景,如果你告訴我要為家人而做時,便會更加有效。」她又說,缺乏文化認識的專業人士,可以給予客戶無知的意見,「有原住民背景的人⋯⋯(被建議)『去叢林跟你的人一起』,但那不一定是原住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Some of the professionals listed on HeartChat. Source: HeartChat.com.au
「不幸的是,有時精神健康專家只有自己的假設,當談到文化或信仰時,那可能是錯的。」
唐醫生說,文化和語言屏障很多時會把求助者推開,「當他們嚴重理解錯誤,人們就失去興趣和動力再去尋求精神健康服務。我們絕對不想給予我們多元文化社區一些負面的經驗。」
「我知道他們來自何處」
來自不同文化的澳洲人,長久以來在接觸精神健康支援服務都面對困難,無論是語言或文化屏障、在他們社區裡對「精神病」的污名,抑或純粹不知從何開始。
在大流行疫症期間,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的電話求助大增,輪候見專業人士的時間也更長,但這段時間人們可以獲得幫助卻是前所未有地重要的。
唐醫生說:「它(疫症)影響每一個人,尤其是難以探望家人的多元文化社區——與家人共處對很多文化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份。」
HeartChat其中一名心理醫生是雪梨的Jelena Zeleskov Doric,她有塞爾維亞的背景。可以說5種巴爾幹語言和保加利亞語的她,經常接獲求助人來電說只想約見能說其語言的專家。
یکی از روانشناسانی که نامش را درج هارتچت کرده، جِلِنا زلسکوف دوریک است. Source: Supplied
她說:「他們之中有一些不會說英語,他們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思。尤其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當你想談談自己的感受、關係、情緒時,有時真的很困難。」
Doric說,她可以明白她的客戶,而不用對方解釋文化習慣,也不會令對方覺得受到指責,「對我來說是較容易理解,因為我知道他們來自何處。」
「你可以『閱讀』到文化差異,但如果你不是來自那個文化,你永遠無法理解他們正經歷甚麼。」
她也支援一些亞裔背景、說跟有移民背景的談話較有幫助的客戶,「他們多謝我,因為他們想討論文化身份問題,而由於我來自不同文化——我在這裡生活,但在那裡成長——所以你知道,那是有多元差異的。」
讀者如要尋求危機支援服務,可致電Lifeline熱線(電話號碼13 11 14)、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電話號碼1300 659 467)。5至25歲人士可致電Kids Helpline(電話號碼1800 55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