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等20國拒簽「奧林匹克休戰」 外交抵制冬奧呼聲高漲

距離 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舉行尚餘兩個多月。澳洲以及另外 19 個國家決定拒絕簽署「奧林匹克休戰」協議,而呼籲各國「外交抵制」冬奧會的呼聲亦越來越大。

A woman wearing a face mask walks past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emblems next to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organising committee, at the Shougang Industrial Park, which will be used as a venue for hosting spo

A woman wearing a face mask walks past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 emblems next to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organ Source: EPA/ ROMAN PILIPEY

簽署「奧林匹克休戰」協議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當時各城邦之間在四年一度的高度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後停止戰爭,以確保衝突不會對比賽構成干擾,讓運動員參加比賽及讓觀眾前往觀看。

自 1993 年重新引入「奧林匹克休戰」協議以來,一般都只有以色列及北韓兩國決絕簽署協議。不過,聯合國大會星期四(12 月 2 日)則在欠缺 20 個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休戰的決議。

包括澳洲在內的四個「四邊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即美國、印度、日本及澳洲,均全部沒有簽署休戰協議。同時,五眼聯盟中,除了新西蘭以外,其餘國家包括澳洲、加拿大、英國及美國,亦沒有簽署休戰協議。

土耳其這個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亦未有支持該項聯合國決議,被外界視為與中國對待新疆穆斯林維吾爾族人的手法有關。

同時,各國拒絕承諾「休戰」,亦向北京傳遞對當局在香港及新疆侵犯人權行為的關注,以及對當局處理網球名將彭帥聲稱被前政府高層性侵犯事件手法的關注。
此前,彭帥於 11 月 2 日在社交媒體貼文聲稱,遭到中國前副總理張高麗性侵,其後就與外界失去聯絡。而貼文亦被中國當局刪除。

該項聯合國決議,要求所有成員國「利用體育運動的力量,營造一個和平、發展、韌性、包容、諒解的氛圍,以推動世界進步」。

《雪梨晨鋒報》報道,多個來自澳洲及美國政府的消息來源證實,美國政府將最快在下星期宣佈對北京 2022 年冬季奧運會作出「某種形式的外交抵制」。而澳洲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亦正考慮作出類似的決定。

外交抵制即政府將不會被官員或代表出席冬奧會,但容許運動員前往當地作賽。

莫理遜星期五(12 月 3 日)被問及會否作出外交抵制時說:「我們目前正考慮有關事項並進行相關安排。」而反對黨工黨外交事務發言人黃英賢(Penny Wong)則表示,願意與政府商討,以達致一個朝野雙方同意的立場。

她說:「彭帥的案件令人嚴重關注運動員的安全。有鑑於此,以及一直以來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憂慮,工黨願意與政府合作,就澳洲在冬奧會的外交參與程度,達成一個雙方同意的一致立場。」
自由黨參議員艾比茲(Eric Abetz)表示,工黨提出有關建議,是澳洲一個重要機會,成為第一個外交杯葛冬奧會的西方國家。

他說:「澳洲現在有一個成為世界領袖的好機會,就中國共產黨獨裁統治及一連串侵犯人權的行為,表明對於保護人權的強硬立場。」

又指:「由維吾爾族人、摘取良心犯的器官、奴隸制及強迫勞動、香港人、西藏人、蒙古人、達賴喇嘛,以至債務陷阱外交、南海島嶼爭議、宗教及新聞自由逼害,(侵犯人權的行為)數之不盡。」

澳洲國會星期四(12 月 2 日)表決通過「馬格尼茨基式」人權制裁法案,澳洲政府將獲新權力,在毋須指明針對任何特定國家的情況下,對侵犯人權及進行網絡攻擊的個人或組織實施財務或經濟制裁。

法案通過後,聯邦政府目前已面對壓力,跟隨加拿大、美國、歐盟及英國,利用有關法例制裁四名涉嫌侵犯維吾爾族人人權的中國官員。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3 December 2021 4:46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