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青年学者将代表澳大利亚参加第70届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其中就有华人学者邹雯月博士的身影。她说,打开摄像头与诺奖得主面对面交流,“真的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经历”。
要点:
- 邹雯月博士和团队研发出便捷且成本低廉的紫外线检测装置
- 她和来自全球的600多位青年学者一起参加林道诺奖得主大会
- 她说,和诺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是一次“非常精彩难忘的经历”
华人青年学者邹雯月博士主要从事光敏感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她介绍说,晒太阳很讲究。“晒多了,有皮肤癌风险;晒少了,容易缺维生素D;晒错了,也不行。”
正确晒太阳“有讲究”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皮肤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然而,紫外线看不见摸不着,其强弱也与天气冷热完全无关,即便在天气凉爽时,也有可能被晒伤。
另一方面,我们的身体确实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为中波紫外线会帮助我们合成维生素D,进而帮助钙的吸收。“我们平时说晒太阳补钙就是这个道理,”邹雯月介绍说。
晒多少太阳、如何“正确”晒太阳成为了一个难题。邹雯月博士在研究中找到一种本来无色的材料,在一定强度和剂量的紫外光照射后会变成蓝色。
邹雯月和团队经过多此尝试,研发出一种紫外线检测装置,成本低廉,而且可根据个人需求量身定制,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她也因此获得了2020年澳大利亚最具创新青年工程师奖()。
READ MORE
华人科学家蔡文炬教授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诺奖得主“非常非常亲切”
经过层层选拨,邹雯月博士获得了参加第70届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的机会。但因为新冠疫情,大会延期至明年,并在今年改用线上会议的方式代替。
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Lindau Nobel Laureate Meetings)每年在德国林道举行,汇聚来自全球60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共同探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议题。
邹雯月说,在疫情中参加林道大会是一次“非常非常精彩难忘的经历”。
在线上科学日活动中,参加者有机会倾听多位诺奖得主的报告和发言。之后,所有人都有机会打开摄像头与诺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里我感触很深,以前经常觉得诺奖得主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但是他们实际上都非常非常亲切、幽默、友好,对每一个人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有耐心,特别认真的进行回答。
“并且会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甚至他们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学到了很多东西。”
邹雯月博士鼓励那些希望在STEM等理工科领域从事学术研究的女生们坚持自己的兴趣。
她说:“科学研究真的很有意思,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要相信自己,不要给自己设限制。”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墨尔本大都会居民必须遵守留在家中指令,只有在购买食物或必需品、工作或学习、锻炼或履行护理职责时才能离家。民众在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