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的Bondi海滩,您可以找到这一一座特殊的雕塑。
它高达3米,由青铜和花岗岩制成,呈现枯木立于水面之上的形态。
其制作者沈烈毅将它命名为《溯(Tracing)》。
沈烈毅来自杭州,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
他说,幼年时落水的一次经历让他开始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也成为了他一贯的创作主题之一。
“至坚至柔”
《溯》包含水的元素。沈烈毅说,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寻求忠告的一种愿望。
“我小时候差一点掉到水里淹死,过往的船只把我捞上来。此后我对水有一种内心的恐惧,进而引申出对自然的敬畏——人对自然实在太渺小了。”
沈烈毅希望将东方智慧和思维融入到创作中,也借此引发澳大利亚人和游客的思考。
《溯》 Source: Supplied / Charlotte Curd
一棵参天大树也会回归自然,在溪流里消解,在土壤里融化,又会有新的生命诞生,”他说,“就像人与自然,循环往复。
在最坚硬的石头上刻上最柔软的水,沈烈毅也想通过材质和题材“至坚至柔”的碰撞展现事物的物极必反,互相转换。
“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法,接受西方的造型训练,但把东方的观察方式融入在里面。人类有文化的差异,但肯定有共同的东西。”
沈烈毅《溯》赢得了10万澳元的Bondi雕塑艺术展Aqualand 雕塑奖。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艺术家。
“可以摸,可以坐”的雕塑
在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沈烈毅鼓励人们触摸甚至踩踏在自己的作品之上——这个场景让不少不明真相的过路者纷纷侧目。
他解释称,他的艺术是可以触摸的。
“历史上的雕塑——比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国陵墓里的镇墓兽——实际上都有祭祀或象征的目的在。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很多雕塑,是对主旋律的歌颂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后来才慢慢进入到日常。”
“澳大利亚社区随处可见公共艺术作品,这走在中国的之前;但人们总是觉得艺术应该是有距离的,而我希望把这个距离拉得更近。”
沈烈毅和他的作品《溯》 Source: Supplied / Sculpture by the sea/Gareth Carr
“如果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东西,你以为是把椅子,那它就是椅子,”他说。
“只有人们与你的作品你接触的时候,他们可能才会感觉到你的表达,它才能进入人们的记忆,某一天会把某件事与这件作品连接起来。”
请点击收听采访:
LISTEN TO
华人艺术家斩获10万澳元Bondi雕塑展大奖:“我的作品可以摸、可以坐”
SBS Chinese
10/11/202410:48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