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谈国学 - 诗歌,带着镣铐起舞的人文情怀

by SBS

by SBS Source: SBS

上周四,中国著名学者于丹教授作客SBS中文普通话《文化苦丁茶》栏目,与本栏目嘉宾主持学者史双元博士、主持人谢欣,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对话。


史双元博士指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交流常常因传播的标签化而显得僵化甚至令人难堪。比如,一说起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就基本上是包饺子。

于丹老师表示,无论是诗歌还是礼仪,如果让其中的意象活起来,让中国文化首先成全了中国人自己,然后才能被世界所用。因为,文化就是带在身边的乡土。所以,无论是饺子还是饮茶,让我们身边的澳洲朋友参与到自己家中的这个过程,那么中国文化就活在海外了。

诗歌才是中国人的宗教,因为它唤醒了中国的悲天悯人,让中国人热爱春天路上的每一朵百合花,在夏天听蝉鸣,在秋天欣赏落叶,冬天在雪中吟诗, 诗歌让人们去善待采茶女,那些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沙场的母亲,那些饱受折磨和磨难的穷人,诗歌唤起了我们泛神论的精神。在谈到中国诗歌如何在海外产生影响力时,于丹引用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对诗歌的这段评价。她说,中国文化首先要让中国人能够活在当下,才能够去影响世界;对于海外的华人,要让中国文化成为带在身边的一掊乡土,深入自己生活的根脉,才能气定神闲的向外人介绍自己的文化。

中国诗歌带有悲伤色彩,诗歌是蚌里的珍珠,是痛苦的结晶,史双元博士在感慨于中国诗歌悲伤色彩的同时,也惊艳于诗歌在语言上的张力,如同带着镣铐跳舞,在格律的规范下,自由表达着人文关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