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行业裁员大潮来临 科技巨头面临哪些危机?

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科技公司到底是深陷危机,还是已经跌倒了谷底,究竟哪些公司能率先走出低谷,承受了巨大损失的投资人们又究竟怎么看未来的科技行业走势呢?

Facebook's owner Meta is being sued over ads

Why is Big tech laying off? Source: AAP

随着美国不少大型科技公司的最新财报表现不佳,引发了科技巨头股价的暴跌,以及不少巨头们纷纷大幅赌裁员的浪潮。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元宇宙“领头羊”——Facebook母公司Meta(Nasdaq:META)。10月27日,Meta大跌24.56%,这是它继今年2月3日暴跌26.39%以来的又一次“雪崩”。昔日“万亿俱乐部五大成员”之一的Meta,如今股价跌至近七年低位,市值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缩水高达七成,在3000亿美元边缘苦苦挣扎。 

事实上,有问题的不止Meta这一家,“称霸”美股多年的“FAANMG”(Meta、苹果、亚马逊、奈飞、微软、谷歌)第三季度业绩纷纷“折戟”,除奈飞(Netflix)外,Meta净利润同比暴降52%,微软营收增速降至5年最低,谷歌增速跌回2013年最低水平,苹果痛失两位数增长,亚马逊业绩全面逊于预期。 

据美国银行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美国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已经有4万亿美元的市值“灰飞烟灭”。截至11月12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年内已重挫28.43%,远高于标普500指数15.49%的跌幅。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美国科技大厂纷纷削减支出,一场“裁员潮”愈演愈烈。继此前推特被马斯克收购后裁员半数员工、Meta和亚马逊万人大裁员之后,谷歌股东也开始要求Alphabet精简人员,就连硅谷的“最后一道防线”苹果也对外宣称冻结招聘。根据一份科技行业裁员统计的网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技行业被裁员人数已超10万人之多,这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科技企业中。 
apple
Apple and Google have called off their patent lawsuit against each other
但有意思的事,美国最新的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超预期放缓,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开始“唱多”。后者甚至激进地预计美国CPI明年底同比增幅将低于2%,美联储在明年一季度加息至4.625%后,将会暂停加息。推动纳指一度在11月10日和11日大涨接近10%,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双日涨幅。紧接着在11月14日,巴菲特41亿美元大举抄底芯片龙头台积电,推动台积电美股大涨10.52%。 

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科技公司到底是深陷危机,还是已经跌倒了谷底,究竟哪些公司能率先走出低谷,承受了巨大损失的投资人们又究竟怎么看未来的科技行业走势呢? 

我们通过对这些科技巨头财报的简单解读,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亚马逊,其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公司净销售额保持了14.7%的同比增速,但净利润同比下降9%,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并且,其关键财务指标几乎都没达到市场预期。财报公布后,亚马逊股价一路下跌,市值蒸发两千亿美元。 

拆解亚马逊的收入组成后,其增长所面临的挑战就变得更为直观起来。其业务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一是在商家端的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务;二是在客户端的Prime会员模式;三是AWS(云服务)在技术设施的支撑。
Amazon.com
(Reuters) Source: Reuters
但以Shein、Shopify为代表的新一代独立站正在“蚕食”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优势,其FBA和Prime会员都承受着竞争压力。一方面Shein和Shopify让不少卖家的成本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是卖家在亚马逊投放广告的单次点击费从2014年0.14美分暴增至如今1.6美元,这种广告业务的增长开始让不少卖家物力承担。这种越来越高的广告成本导致客户开始流失和广告收入疲软,在Facebook和谷歌这两个互联网“广告”巨头身上同样存在。 

而作为对比,亚马逊手中最后一张“王牌”,也是其三大业务中护城河最宽的AWS在行业内始终处于大幅领先地位,短期受到的挑战也最小。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在全球云服务的市场份额中,亚马逊以34%高居第一,微软21%排第二,谷歌11%列第三。 

从这三家云巨头的财报来看,虽然收入增长都出现了明显放缓,但平均增速依然有31%,业务本身独挑美科技巨头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大梁”。从客户方面,AWS、微软云、谷歌云三季度迎来不少新客户,比如宝马、丰田、PicknPay、AppLovin等,覆盖零售、保险、交易所、游戏、汽车等行业。 

据分析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上的支出超过5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4%。若去除汇率影响,则该支出增长率将超30%——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这样的增长显得弥足珍贵。 

事实上,美国科技巨头遭遇的挑战,恰恰是因为这些公司的旧有商业模式开始失去创新的能力。创新是这些科技巨头们在当年能脱颖而出的最宝贵品质,但这一初心在财富和权力的笼罩下,已经趋于黯淡——一大特征就是:传统在线广告业务的疲软已成为行业一大痛点。事实上,科技巨头们自身也不满足于单一的业务结构,都在加速寻找新的业务转型——这其中最常见的方向集中在云服务和元宇宙。 

目前来看,元宇宙还处于较为早期发展稍微阶段,仍需巨额的前期投入和超长的研发周期,这也是为什么Meta支出大增、净利润持续下滑的主因之一;而相比起Meta元宇宙烧钱的“无底洞”,云业务已发展近十年,商业模式较稳定,一直是美股科技行业景气度最为确定的子领域。 

而从这些科技巨头的财报上来看,虽然个人消费需求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开始展现颓势,但面对企业数字化和企业数字服务产品的市场,依旧在不断扩张中。直接就体现在面向企业业务的2B端服务业绩确定性更强,需求端的波动明显比面向消费者的2C端科技公司更小,越来越成为科技巨头们关注的重点。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整个经济环境较差的大背景下,“开源”受限只能被迫“节流”。但这些科技巨头们的问题,可能正在于他们不再那么“科技”了。相反,那些更符合未来技术和经济发展大方向,有足够创新技术和护城河的业务和商业模式依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请在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21 November 2022 1:58pm
By Julius Wei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