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抗议持续足足两月,示威者与警方冲突有不断升级趋势,而《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风波也蔓延到了澳大利亚的大学校园内。
昆士兰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先后发生了连侬墙被破坏的事件,支持香港?还是支持北京?意见分歧持续引发人与人、群与群的冲突。
要解释支持香港的人士为何会对连侬墙被毁如此激动,得明白连侬墙的起源和意义。
今天我们在澳大利亚所看到的很多连侬墙保持着一张又一张便利贴满墙的形式,便利贴上写着很多为香港加油打气的字眼。
香港的第一代连侬墙始于著名的2014年“雨伞运动”。当年的9月28日,香港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占领行动,示威者以雨伞抵档催泪弹的画面,登上国际媒体头条,这场运动被冠以“雨伞运动”之名。
In a 2014 photo a protester holds an umbrella during a performance on a main road in the occupied areas outside government HQ in Hong Kong's Admiralty. Source: AAP
在此期间,数以万计的便利贴被贴上了香港总部的墙壁,有语录、歌词甚至图形,一个英文的讯息尤其特别,上面写着“来自布拉格,我们支持你,香港”。
在这场运动完结后,多数的艺术品都被拆除,很多示威者试图重现包括连侬墙在内的部分艺术品,这在后来引发14岁女生因在墙上用粉笔画花被逮捕的事件——女生因在连侬墙涂鸦而被逮捕和拘留72小时,这引发公众争议。而说回来自布拉格的声援,不得不提,连侬墙,Lennon Wall,与布拉格之间的渊源:连侬墙的原址便位于杰克布拉格。
Source: Wikimedia/ Spaul57 (CC BY-SA 4.0)
1988年,民众不满胡萨克共产主义政权统治,在布拉格修道院大广场的一面墙写上反抗标语,当中包括John Lennon的肖像及歌词,这之后引发学生与警方冲突。
当时的参与者被称为“连侬主义者”,因为John Lennon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被视为反战、和平的文化象征——尽管在捷克发生连侬墙事件时,John Lennon已去世,而他的艺术创作所传达的精神却绵延开去,甚至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力。今年6月9日,香港爆发自1997年主权移交后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发起人估计参与人数达103万人,而警察则表示高峰期有24万人参加——无论哪个数字,都是近年游行人数的新高。
John Lennon recording his Imagine album in 1971. Source: SBS
跟2014年一样,连侬墙再度出现在香港政府总部的外墙,并蔓延至中信桥中信桥和夏慤花园平台通道,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甚至远隔万里,在澳大利亚的很多地方,都不断有新的连侬墙加入,比如在墨尔本游客云集的“涂鸦街”,常有人驻足,常有人观望,常有人留下几笔……连侬墙,对很多香港支持者来说,不是一面墙,是葆有自由与民主的一小块天地吧。
Source: Wikimedia/ Wpcpey (CC BY-SA 4.0)
Lennon Wall in Melbourne Source: Aaron Wan
READ MORE
为什么香港人会对修改《逃犯条例》感到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