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贸易额达到6.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3万亿澳元,相等于澳洲国内生产总值的八成。这个经济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中国国民对部分海外产品有殷切需求,但未能从正常的经贸或零售渠道得到满足。
我在出席天空新闻访谈节目和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访问时,两地记者不约而同地的关注中国海关新政。这项在4月8日实施的新规定之所以备受关注,皆因从中国自由贸易区进口,过往的免税措施有所变更,并且需要通过一份「正面清单」(Positive List)。
澳洲奶制品生产商 Murray Goulbourn (MGC.AX) 的两种产品由于未被列入清单,在中国大型购物网站上即时消失。天空新闻主持人给笔者的第一条提问,就是新政对澳佳宝(Blackmores)和贝拉米(Bellamy’s)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应是短期,而是长远的。因为新政反映中国要把跨境电商当作一般经贸统一处理,原意是减少巿场混乱和方便管理。在这个前提下,外国品牌要打入中国巿场,必须确保销售渠道多元化,日后电商或代购难再成为突破口。
但笔者想强调,海关新政并不代表跨境电商完全丧失优势,只是未来面对的不确定性会更大。
跨境进口零售电商税改新政
笔者曾撰文指,中国在自由贸易的开放上,原则上会不断往开放的方向走,但调整政策是必然的事。以这一次新政为例,14个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品,由于通过跨境电商(电子商务- 在中国指网上购物平台)销售到全国,不断侵蚀非自贸区的传统零售业,因此中国政府在进出口政策上作出调整是早晚的事。
评论新政,首先搞清楚名字,这项决定名为《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由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
根据新规定,原定的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即行邮税)不再适用,改为按照货品的类别征收关税、进口环节税和消费税。每一次交易的免税限额提高至2,000元,每一个人每年的免税限额为20,000元。但所谓免税限额,2,000元以下并非不用缴税,虽然关税为零,但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再享有免税优惠,而要按照原来税率的七成征收。
每次超过限额,或者一年超过限额,则按正常税率征收。
电商及代购或需转型
消息人士引述商务部官员指,未来跨境电商将与一般贸易毫无差别。笔者在中国的同事,在新政实施前也与一些主要电商出席研讨会,当时大家对于新政将如何执行莫衷一是。业内人士称,以往也是有限额的,但不算明文规定,而且执行并不严格。今次若严格执行,有些电商并不一定能承受新税带来的加价压力。
个别人士还需要注意,当局似乎并不认同「代购」等同「个人自用」,因为代购有营利之嫌,并非用于个人自用。有报道指,如果代购超过每年十万元人民币,又不申报,就会被当作走私处理。
正面清单
此外,比先前的负面清单更令业界担忧的,是财政部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亦即是上文提及的「正面清单」,在新政实施的前一日,即4月7日晚才作出公布。只要不在清单内的商品,就要按照正常经贸规定征税。原本无法拿到中国入口批文,要依靠跨境电商作为突破点的外国产品,特别是一些保健品,现在会因为「正面清单」备受打击。从这一角度看,也可以把「正面清单」当作中国政府堵塞进口漏洞的措施。
清单由国税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公布,婴儿配方奶粉、纸尿布、保健品、家电和化妆都在名单之上,一共有8个税号1142件货品。根据中国传媒报道,部分城巿包括重庆的海关已经暂停化妆品、保健品和婴儿奶粉的清关。原因是「清单」在实施上缺乏细节,官员不清楚如何执法。例如「正面清单」之内的保健品,必须「依法不属于普通食品或依法需要注册备案管理的特殊食品」,这未必是前线人员能够作出判断的。
至于婴儿奶粉,则要按照中国《食品安全法》注册,截至去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充许注册的奶粉品牌有233个,等于只有这233个品牌能够进入中国。
不打击中国国民境外购物
与新政实施前诸多揣测不同,这次规定与中国国民在海外购物回国无关,当局也表明并非针对中国国民在海外购物。先前在网上流传中国演员黄渤在海关等候清关的图片,也证实只是旧照片。海外购物带返中国的实质限额,反而增加至8,000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的贸易额达到6.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3万亿澳元,相等于澳洲国内生产总值的八成。这个经济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中国国民对部分海外产品有殷切需求,但未能从正常的经贸或零售渠道得到满足。
笔者接触的大部分相关公司,坚称新政对业务的影响不大,因为跨境电商只是其中一个销售渠道。 Murray Goulburn已经表明会增设其他销售渠道。澳佳宝(Blackmores BKL.AX)行政总裁表示,包括鱼油等大部分产品并不属于健康食品,不受影响。 (文/陈浩庭)
(文章不代表本台观点,仅供阅读,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