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的首次欧洲之行主要是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进行的,但表达澳大利亚对乌克兰的声援并不是总理的唯一收获。
在本次欧洲之行中,阿尔巴尼斯出席了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随后在巴黎停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会晤,最后访问了乌克兰。
这次海外之行使阿尔巴尼斯有机会与北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与世界主要领导人进行首次会晤。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的威廉·斯托尔茨(William Stoltz)博士说,这次旅行是一次“旋风式”访问,帮助阿尔巴尼斯加强了他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他真的利用了参加多个不同论坛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领导人会面,”他告诉SBS新闻。
“我认为这是阿尔巴尼斯政府的集体努力,向国际社会真正发出信号,表明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已经重新设定。”
与北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行程结束后,阿尔巴尼斯称此次北约峰会“非常成功”,并表示出席峰会“对澳大利亚很重要”。
但澳大利亚领导人出席北约年度领导人峰会的情况并不常见,通常由外交部长或国防部长代表出席。
澳大利亚不是北约成员国,但拥有该组织的永久观察员地位,这一地位允许澳大利亚在安全合作方面拥有透明度。
总理受邀与新西兰、日本和韩国领导人一起作为亚太代表团的一员出席了本届峰会。
会后发表的北约公报将俄罗斯描述为“对盟国安全的最重大和直接威胁”。
但该文件也首次将中国列为挑战,为这个拥有30个成员国的组织将北京作为战略竞争者的应对措施奠定了基础。
洛伊研究所外交政策项目主任娜塔莎·卡萨姆(Natasha Kassam)指出,总理出席该峰会也让他有机会主张北约考虑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面临的关切问题。
“虽然北约目前主要议程被俄乌冲突占据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特别努力考虑亚太地区的威胁,”她告诉SBS新闻。
“特别是谴责中国构成的风险——这在此前从未有过,而此举清楚地表明了(澳大利亚)对全球秩序的一些担忧和威胁。”
不保证重启澳中关系
阿尔巴尼斯在访问期间不断提出他对今年二月宣布的俄罗斯和中国所谓“无限制”关系的担忧。
他说,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呼吁中方“看看正在发生的事情”。
斯托尔茨博士说,阿尔巴尼斯政府似乎对重新调整澳中关系的机会“非常谨慎”和“清醒”。
尽管中国驻澳外交官提出了在新政府领导下改善关系的前景,但情况仍然如此。
潜艇风波后与法国重新建立关系
在巴黎中途停留期间,阿尔巴尼斯还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以缓和与这一欧洲盟友的关系。
前任总理莫里森决定取消与法国政府此前签订的900亿美元(约1324亿澳元)潜艇合同,两国关系随即恶化。
马克龙曾指责莫里森在这笔交易中对他撒谎。此前,莫里森选择支持澳大利亚从美国和英国获得核潜艇技术的交易,该交易得到了两党的支持。
会谈结束后,马克龙和阿尔巴尼斯商定了一个“新合作议程”,该议程基于三大支柱:国防和安全,复原力和气候行动,以及教育和文化。
斯托尔茨博士说,本次会晤是值得欢迎的“第一步”,但表示除了其“象征性”意义之外,它的成果不应被夸大。
“现实情况是,两国关系中的基本信任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这将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
阿尔巴尼斯的欧洲之行还包括在马德里北约峰会期间与英国首相约翰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会谈。
总理承诺与乌克兰并肩而战
阿尔巴尼斯还访问了乌克兰,他承诺澳大利亚将与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并肩而战,直至击败俄罗斯。
他承诺再向乌方提供1亿澳元的军事援助,从而使澳大利亚成为乌克兰最大的非北约战争捐助国,其承诺已达到3.88亿澳元。
在访问期间,阿尔巴尼斯目睹了被俄罗斯军队严重破坏的平民住宅区的损毁情况。
总理还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会面,这是澳大利亚领导人首次访问该国。
访问结束后,阿尔巴尼斯表示他认为此行“很重要”,不仅是为了表示对乌克兰人民的“声援”,也是因为俄乌冲突对澳大利亚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说:“(它)对澳大利亚人产生了影响,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上升,对供应链、包括对食品供应都产生了影响。”
利用气候变化来赢得国际支持
在欧洲之行中,阿尔巴尼斯还表示,他打算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与欧洲的自由贸易谈判,这表明他的政府比他的前任们更有能力达成协议。
“很明显,这一事项面临两个障碍。一个是澳大利亚与法国的关系,鉴于法国在欧洲的领导作用,近期发生的关系破裂成为一大障碍。”
“第二个是澳大利亚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与上届政府的26%至28%的减排目标相比,阿尔巴尼斯政府已通过了更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碳排放减少43%。
卡萨姆女士表示,澳大利亚此前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立场和记录一直是“与我们许多盟友争论的焦点”。
她说:“阿尔巴尼斯及其政府传递的信息是,认真对待气候威胁是他们议程的中心。”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SBS早新闻(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