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联邦选举仅剩三周,与三年前相比,两大主要政党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微信公众号“比尔·肖顿与工党”迄今为止已举行了4次微信直播群聊活动,进入4月几乎变成每日更一文的节奏,而总理莫里森也在2月初开通了微信号,用中文向选民say hi——然而,活跃在微信上的澳洲华人选民们真的对此“买账”吗?
墨尔本选民Wilfred视频采访:
墨尔本选民Anya视频采访:
中文或英文宣传没区别
“肖顿与莫里森发表的语言无论在哪个平台都很官方。”一位华裔澳洲公民Anya Cai对SBS普通话节目记者如是说,
“对我来说,用中文还是英文说比较官方的话,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多次投票的老选民,Anya笑称自己是“中间派”——工党还是联盟党,她都投过——这也让她更愿意冷静、理性地看待这场无声选战中的种种。
但Anya并不否认,主要政党在微信上的中文发布“对(争取)中间的选民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浏览这些微信推文,无论是肖顿还是莫里森的号,主体内容离不开与民众休戚相关的议题,包括医疗、教育、工资、人口、房产政策等。
Chinese Australian voter Anya Source: Helen Chen
比如,联盟党政府在4月17日正式推行了870父母临时担保签证,因签证费、名额等问题遭遇诟病,工党随后承诺“更公平的父母长期居住签证”,签证费降价、名额无上限。
万变不离其宗,前提当然还是在选举中成功当选。
而莫纳什大学的青年学者Wilfred表示,尽管自己主要还是从英文媒体获取信息,但作为华裔的他认为,“姿态来说,当然是好的”。
他对SBS普通话节目记者表示,
“运营这个平台多少显示了他们有意识和华人群体,尤其大陆来的华人们,有一个更直接和开放(open)的交流。”
“有这个姿态比没有要好。” Wilfred补充说。
选谁好比体重工资,是隐私
作为一名童年移民澳洲的华裔二代,Wilfred对澳大利亚的政治文化充满切身的体会。
他笑说,“小时候我有次问我的老师,你到时投哪个党”,结果他的老师告诉他在澳洲不能直接问他人投哪个党。
Wilfred 形容“选哪个党”这个问题就如同问人体重、工资一样,在澳大利亚的文化里“是一个隐私”。
所以,Wilfred至今一直保持着不问他人投谁、只作公开探讨的习惯,像很多其他澳大利亚选民一样。而Anya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跟随同事去投票的“激动”场景,“给我的感觉,这里的人虽然不讨论政治,但真的对政治很关心”,而在公开的探讨之外,她建议大家还是多花一些精力去研究两党的政策,要用好手中的权利。
Chinese Australian voter Wilfred Source: Helen Chen
她对SBS普通话节目记者说,“(投票权)是一个殊荣,不应该只是一张票”。
对穆斯林和非洲裔多点体谅
在多元社会,歧视与包容总是一对绕不开的“孪生”话题。
包容性,正是作为大学讲师的Wilfred在选举中最关注的焦点,而非具体的政策承诺。
“无论来自非洲背景还是穆斯林背景……其实(因为)我们自己华人社区经历过的事情,反而应该更加理解别人的难处,更加去体谅他们”。
“保护各个来自不同文化的社区团体,也是保护我们华人自己。” Wilfred补充说。
在墨尔本经营着一家咖啡馆的Anya最为关注的是能源的稳定性和费用问题。她不讳言,“我很明白,如果我的店断电了24个小时对我意味着什么”,“那会是很大的损失”。
Chinese Australian voter Anya Source: Helen Chen
令人意外的是,身为人母的Anya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并不敏感。
她个人觉得这是因为华人家长对教育“已经足够重视,“我身边的朋友有能力就会上私立,没能力的话上公立的同时培养小孩,或以后考虑考奖学金”,所以反而并不那么关心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承诺。
更多内容,可在本周六(4月27日)早七点半收听SBS普通话节目直播《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