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有用吗?看看以色列和英国的接种行动

已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有什麽反馈?疫苗要成功,有哪些关键要素?

A doctor fills an injection syringe with COVID-19 vaccine

A doctor fills an injection syringe with COVID-19 vaccine. Source: Getty

根据牛津大学的,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1.3亿剂的疫苗被注射。其中,以色列、英国、美国、阿联酋和中国是最多人接种的国家。

目前的疫苗是基於减轻新冠病症而进行测试和获批的,而长远的疫苗计画是降低传染率、消灭病毒。好消息是,初步迹象显示疫苗在以色列和英国有效地降低了传染率。

数据表明,各国必须及时更新他们的疫苗策略,才能有助紧急处理变种的病毒毒株。

以色列领先全球

在疫苗注射剂量上,美国(4300万剂)、中国(4000万剂)和英国(1300万剂)是最多的国家。但这数字没有考虑到人口。
如果计算每100人已注射的剂量,以色列便以67人高居榜首。该国只花了五个星期,便有25%人口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更计画在今年五月前为所有16岁以上的民众接种,届时这个有900万人口的国家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将达八成。

芝加哥大学去年五月的研究指出,要对新冠病毒达致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需要有七成人口通过疫苗或感染获得免疫力。不过,随着变种病毒出现,可能需要更高的免疫人口比例。

传染率下降

以色列使用的是辉瑞(Pfizer)与BioNTech 研发的新冠疫苗。该国反馈,疫苗推行後,6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有所下降。

但长者是最先接种的人群,而且疫苗推行的同时还有社交限制措施,究竟是不是疫苗在发挥作用?

以色列一个研究小组引述数据指,在疫苗推出两星期後,60岁以上人群的确诊个案减少35%,住院率降低30%,危及生命的比例下跌20%——这些显着的数字,没有在中青年人群出现过,也未曾在之前的封锁措施中出现过。
以色列卫生部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75万名已接种疫苗的长者中,病毒检测阳性的比率仅为0.07%,只有38人即0.005%感到不适需要住院。接种疫苗两星期後,检测阳性的比率比无接种人士低33%。

出现好迹象

英国每100人有19.4人注射过疫苗,共有1320万人(五分之一成年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有500万人打完了两剂。辉瑞/BioNTech,以及牛津大学/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这两款疫苗,该国都有使用。

现时英国的新增确诊数字每日减少2至5%,传染率介乎0.7至1。虽然不知道这是得益於疫苗还是封锁措施,但迹象令人鼓舞。

牛津/阿斯利康的疫苗团队上周与医学期刊《刺针》 (The Lancet)发布的资料指出,临床实验证明其疫苗可降低病毒67%的传染性,可能对降低传染率有重大影响。

何谓成功的疫苗?

全球疫苗接种要成功,有三大要素。

1. 研发、生产、分配和运输

目前预计全球5岁以上人口达70亿。如果需要至少七成的接种率以达致群体免疫,等於要有5亿人注射疫苗。这是巨大的数字,因此生产很重要。很多国家正面临无法为国民提供充足疫苗的难题。

通常而言,较富裕的国家可负担更多的疫苗购买量,从而成为最早接种的地区之一。但世界上一些人就无法成为人类群体免疫的一部分。有研究预计,如果全球最先生产出来的20亿剂疫苗全数由富裕国家获得,全球死亡人数将比各国公平地获得疫苗的情况多一倍。

2. 注射、监测和反馈

仅依靠医疗机构,很难完全对大量人口的疫苗注射。礼堂、体育馆等场地要被借用作为打针场地,而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如医学生、卫生官员、药剂师等也要提供打针服务,来尽快完成全民接种。

接种後,对疗效的检测、副作用的反馈也很重要。这工作又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3. 疗效和变种

疫苗的疗效可能被变种病毒摧毁。目前在巴西丶南非和英国发现的变种新冠病毒已引起巨大担忧。有初步迹象显示,现有疫苗对变种病毒收效甚微。

如果疫苗效果不彰,研发新的疫苗可能需要针对某些成分加大剂量,或者根据新毒株重新配制。这并不罕见,比如流行性感冒的疫苗,便需要适时更新,以抵抗变种的流感病毒。

作者系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大学的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受澳洲全国医疗及药物研究理事会(NHMRC)资助。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13 February 2021 3:11pm
By Maximilian de Courten
Presented by Koma Cheng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