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德国大公司到中国投资,以及德国政府批准售卖汉堡港两件事情,总理肖尔茨与政界及媒体发生分裂,企业界与政界、媒体意见不一。目前,因俄乌战争以来的能源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总理,甚至连美国的号令也不再服从,今年9月美国政府通过《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加强美国芯片出口中国的管制,但德国反其道而行之,德国《商报》(Handelsblatt)说,德国经济部正在审查将埃尔默斯(Elmos)的芯片工厂出售给其竞争对手Silex事宜,并说预计未来几周获得批准。据路透社介绍,Silex是中国赛微电子集团的瑞典子公司。
德国政商媒体对中国态度的双重分裂
从俄乌战争开打以来,由于中国不表态支持西方反对俄罗斯,对中国究竟应该继续友好还是疏远、脱钩就成了德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话题,各种评论不绝于媒体,极盛时期“脱钩论”占了上风,认为脱钩不现实的企业家言论成为舆论痛诋的标靶,这一情况直到6月才有所缓解,朝野增鲜默认与中国立刻脱钩不现实,但政府与几家商业巨头承诺将此作为长期目标与努力方向。但最近德国总理肖尔茨批准中资公司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再度引发德国舆论热议。柏林《世界报》以《肖尔茨正成为安全隐患》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远集团已经在鹿特丹、安特卫普、泽布吕赫、毕尔巴鄂、瓦伦西亚、瓦多、比雷埃夫斯、伊斯坦布尔等欧洲港口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码头入股。该公司还计划入股杜伊斯堡港。汉堡港则不仅仅是进入德国的大门,还是通往相对封闭的波罗的海的枢纽。董事会里坐着中共干部的中远集团,凭借汉堡港就能完成对欧洲海岸线的包围圈","谁要是以为,中国只是在追求纯粹商业利益,就不仅仅是过于天真。……中国大肆收购欧洲港口,是为了离间欧美关系。”《汉堡晨邮报》认为,不再仅关注经济增长、而是着眼于降低长期对华依赖,也是德国“时代转折”应有之义。
德企增加对华投资并非秘密
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引起关注,只因这个案例涉及盟友关系与经济安全。事实上,德国企业早就在媒体批评声中加大对华投资。9月份,投资研究机构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洲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集中,少数已经在华投资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根据该报告,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VOWG_p.DE)、宝马(BMWG.DE)和戴姆勒(MBGn.DE),以及化工集团巴斯夫(BASF . de),占了2018年至2021年欧洲对华投资的三分之一。
路透这条消息发表几天后,中国欧盟商会于9月21日发布《欧盟企业在华建议书2022/2023》,希望欧盟继续积极主动与中国互动,并反对经济脱钩。此前,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一系列各国投资数据,从来源地看,韩国、德国、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8.9%、30.3%、26.8%和17.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据德国《商报》9月21日报道,根据德国中央银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达101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62亿欧元。这一数字也创造了德国投资中国的历史新高。在对德国中央银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德国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的投资中,有一半以上是德国企业中国子公司利润的再投资。
早在今年7月底,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第13版《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2年白皮书》,其中提到,在华日资企业2021年度的业绩有明显恢复,不仅超出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约五成企业将在华累计收益中的“绝大部分”或“一半左右”用作投资本金,用于增强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和销售等能力。
中国英国商会的调查显示,英国企业每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基本接近。这表明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稳定的经营、业绩和源源不断的机会。其中,在IT和电信行业,有75%的英国企业将中国列为第一首选市场,在教育行业,有80%的企业将中国列为前三大首选市场,医疗保健企业(69%)、零售和消费品企业(68%),以及酒店和旅游观光企业(68%)同样将中国市场列入前三大首选市场。
西方政界、媒体与资本对华态度严重分裂
西方资本偏好在中国投资,这不奇怪。值得探究的是西方在华投资增加的同时,西方各国对中国的看法正在迅速变坏。今年6月29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对19国民众进行的最新民调显示,平均68%的受访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而这些负面看法主要与中国的人权政策有关。该报告作者之一西尔弗在接受VOA采访时说,这种情况在他们过去发布的三次民调都是如此,而且“很少有地方对中国的看法变得积极”。
这么重要的变化,为何那时未获西方媒体关注?皆因那时,西方各国出于反川普的需要,著名媒体相继发表文章,力促中国力扛全球化大旗,最著名的就是《纽约时报》在2017年1月18日(川普宣誓就职前夕)发表的那篇。
英国《金融时报》从2016年美国大选落幕之后,就开始发表各种文章,呼唤或证明“中国将引领全球化“。中国政治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其实并不关心。直到2020年,从西方左派心仪的美国左派政党民主党上台之后,加上covid-19疫情从中国开始流行,中国在西方世界的风评快速恶化,各种质疑中国政治倒退、人权恶化的报道频繁出现,今年俄乌战争开始后,中国拒绝站在西方阵营,因而视中国为仅次于俄罗斯的敌人,于是,西方媒体突然发现:二十大成了中国政治倒退的标记。10月24日 ,《华尔街日报 》中文版发表一篇署名为Chun Han Wong的文章《中国自由派旗手胡春华落选政治局委员会》,不仅为胡春华戴上一顶子虚乌有的“中国自由派旗手”的桂冠,还将胡春华仕途蹉跌的时间后推了六年整。
这样严重脱离中国政治实际的媒体舆论,自然影响不了本国的资本。在媒体舆论、政府意见与利润导向三者之间,资本最听利润的话,哪里有利哪安家。
作者:何清涟,中国经济学者,现居美国。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European investment in China concentrates more on handful of large firms -report Reuters()
《2022年1-8月全国吸收外资89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中国商务部网, 2022年9月19日( )
《中国経済と日本企業 2022年白書》( )
中国英国商会《在华英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2021–2022年度》()
《皮尤民调:人权问题太糟糕 国际对中国负面看法仍处历史最高》,VOA,2022年6月30日 ( )
何清涟,《集体领导终结、团派被灭发生于何时?》,自由亚洲电台,2022年10月27日( )
PETER S. GOODMAN,《川普时代,习近平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纽约时报》2017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