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不足】偏遠大學隨時陸沉?

University graduates

Source: Press Association

最近有報道指,本地偏遠地區大學為求爭取所需資金,不惜下調留學生入學的英語能力要求。有學者則表示,除非聯邦政府認真改革向大學撥款的制度,否則一些知名度較少的學府將難免面臨破產、倒閉。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探討。


澳洲不少名氣較低、位置偏遠的大學明顯正處於財務困境,並試圖不惜一切、以任何方式籌集資金,「以保性命」。澳洲廣播公司時事節目在2019年5月播出的報道,特別提及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及中央昆士蘭大學(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等教育機構為求經費而濫收國際留學生的情況,包括降低甚至免除學生申請入學的英語能力要求。

此外,澳洲高等教育品質與標準署(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亦發現查爾斯史都華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學術表現出現,情況足以將大學認證資格期限由七年縮短至四年。而坎培拉大學(University of Canberra)即將卸任的副校長薩爾尼(Deep Saini)更呼籲教職員工資予大學,以「支持學生」。

凡此種種,外界可能會隨即將責任歸咎大學本身,但有學者認為,實情是政府制定的政策將這些偏遠地區大學「逼進牆角」。工黨陸克文及吉拉德執政年代,雖然政府引入「以需求帶動」的資金撥款模式令大學經常性資金流所有提高,但用以改善校舍環境的經費隨後卻被政府削減。2015年,兩黨聯盟工黨在2008年引入、用以的110億元教育投資基金;又在2017年。2019年成功爭取連任的兩黨聯盟政府承諾向偏遠地區大學撥出,但金額卻遠遠不足以維修,有部份1960年代興建教學設施的壽命已接近用盡。
Monash University
Source: Wikimedia/Donaldytong Public Domain
對於一向名氣較佳的澳洲八大學府(Group of Eight)而言,情況卻較為理想。這八所院校需要大量資金建設全新教學及研究設施,以支援大學的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學科)研究工作。但根據目前政府撥款政策,八大仍需透過經常性收生收入而增加經費,因此這些大學的國際留學生比例亦正,同時亦入讀大學的人數。然而,其他院校則有較少選擇籌募資金興建或修葺教學設施;有院校選擇不顧學生質素濫收國際留學生,有院校則選擇與發展商制定協議,換取全新教學設施,包括西雪梨大學正位於巴拉瑪打中心商業區的物業,作為其「最先進」的校園。但當然,租賃物業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由於地緣政治因素或政府收緊移民政策導致國際留學生人數減少,這些大學無法控制的因素都足以嚴重影響大學的收入。

新南威爾士大學建築學系兼職講師漢默(Geoff Hanmer)表示,為本地大學提供所需資金興建或修葺校舍,最佳的方法是「回歸基本步」、根據需要向大學作出撥款,以期長期面臨資金短缺的學府毋須使用高風險的極端方法獲取款項或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教學設施。漢默指出,與其為八大院校撥出資金興建「最頂尖質素」且「建築設計獲獎」的全新教學大樓,倒不如將資源用在更多學校身上,讓更多學生都能使用切合基本需求的教學設施。
Sydney University quadrangle is seen reflected in a water puddle in Sydney, Thursday, July 6, 2017.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hare